东晋《王仚之墓志》,志为东晋太和三年(公元368年)刻。2003年出土于江苏南京象山王彬的家族墓地 。王仚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堂兄弟,王仚之墓志共有88字,隶书体带楷意。
【銘文】:
晋故前丹杨令骑都尉琅邪临沂都乡南里王仚之字少及春秋卅九泰和二年十二月廿一日卒三年初月葬于丹杨建康之白石故刻石为志所生母夏氏妻曹氏息女字媚荣适庐江何释字祖庆自男摹之字敬道。
附录:王仚之墓志与《兰亭序》真伪之争
■江苏王炳毅
2003年秋,南京博物馆考古人员在北郊象山发掘了三座六朝时期东晋豪门王氏家族墓葬,出土一批以往东晋墓中从未发现的文物珍品。最可贵的是出土了三块极有艺术价值的墓志,是六朝墓志书法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为《兰亭序》书法真伪的大论争提供了新佐证―――
这三座王氏家族墓葬位于南京象山南侧山坡,墓石距地表约10米。三座墓中均有墓志出土,可知8号墓主为东晋丹阳令、骑都尉王仚之。9号墓主为东晋振威将军王建之。其中王仚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堂兄弟。王仚之墓志共有88字,隶书体带楷意。王建之墓志为隶书体带篆意。据考古专家介绍:象山乃东晋初年尚书仆射王彬家族墓地。王彬为王羲之的叔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南京象山王彬家族墓地先后发掘7座墓葬,其中在7号墓葬发现王羲之的堂兄弟王兴之墓志引发了著名书法家高二适与我国文史学界权威郭沫若影响全国的“兰亭论辩”,论辩的焦点之一是东晋时期是否已有楷书:王仚之、王建之墓志的出土对深入研究探索六朝书法及中国书法的演变有着重要意义。客观上支持了高二适的基本论点。
六十年代中期,郭沫若就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名帖《兰亭序》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从而引发了一场学术争论,令世人注目。郭老学识渊博,中外闻名,他较喜欢立新论,做史学上的翻案文章,如为曹操、武则天等历史人物翻案等。立一家新说,自无不可。1965年初,郭老在从《王敦谢鲲墓志的出土论“兰亭序”的真伪》一文中提出:经过他的研究考证,一直被认为是王羲之代表作的《兰亭序》帖乃是隋代僧人智永的托名伪作。此文在《光明日报》刊出后,引起文史学界乃至日本、韩国汉学界的广泛关注,赞成者有反对者更有之。我国不少专家学者不同意郭文的结论,认为过于主观武断。但又缺乏公开撰文与郭沫若论争的勇气。独有江苏省文史馆馆员高二适先生写出专文《“兰亭序”帖的真伪驳议》,引证多种史料,对郭文逐条批驳。
高二适,江苏东台人,1903年生,初读乡塾,1910年来南京,师从清末金陵诗坛七子之一、名学者顾云,攻研国文、书法。30年代初他已有些名气,集诗人学者书法家于一身,曾任国民政府侨委会主席陈树人的秘书。他擅长草书,功力不凡,其书法狂放恣肆,自具一格,受到许多名流书法家的推崇。高二适治学严谨,为人耿介,重操守,性格倔强,勇于坚持客观真理,勇于探索。他不顾友人们的劝告,请他早年的业师章士钊先生把文稿转呈毛泽东主席过目,以求得到公正对待。毛主席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饶有兴趣地关注这场学术争论,他特为此写信给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应当允许争论,允许不同看法存在。这样,高二适的文章才得以于1965年6月刊登在《光明日报》“文史哲”版,又一次引起文史学界乃至广大文史爱好者的关注。二个月后,《文物》杂志又影印发表了毛主席的信和高二适的文章。(近年有文章披露毛泽东当年实际上赞同郭沫若的观点,而高二适未因卷入论争而招祸实乃一幸事)郭沫若保持了一个时期的沉默。1972年,郭沫若又在《文物》杂志撰文《新疆出土的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此文中旧话重提,再一次用不少篇幅谈及《兰亭序》帖,仍认为这千古名帖必定是假的。那时正值文革时期,人们噤若寒蝉。但高二适仍不服气,又在南京家中写出《“兰亭序”帖真伪之再驳议》,欲继续争鸣,却无法刊登。一年后,他又完成一本《“兰亭序”帖论辩》,共11万字,但根本不可能出版。在那时代背景下,这场论争不了了之。几年后,高二适和郭沫若也相继作古。
近些年来,围绕“兰亭序”帖的真伪问题还时有人撰文争鸣,似乎肯定“兰亭序”帖是书圣王羲之真迹的看法占上风。其实在六年前,于南京北郊郭家山发现的王羲之同时代的东晋名臣高崧墓志,其隶楷书体已引起书法界一些人士的关注,王仚之、王建之墓志的出土更进一步说明了问题。这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