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指天、地、人。《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通而成卦”。大意是构成天、地、人的都是两种相互对立的因素,而卦,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系列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而成,三个爻组成一个卦。“兼三才而两之”成卦,即这个意思。
《周易》最早最明确最系统最深刻地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伟大学说。这个学说早就深入中华民族之心,贯穿于中华民族的人伦日用之中,牢固地培育了中华民族乐于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对天地与自然持有极其虔诚的敬爱之心。中华民族与天地和谐相处的高智慧,对于今后改进、调整、理顺、整合、协调人与天地即自然环境的平衡和谐发展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人心与人身的平衡和谐发展的关系(即使生态、世态、心态的三态都得到同步平衡和谐发展),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实现世界和平发展,对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明天,必将具有巨大的启迪。
记得某位书家说过:不断的成长在于不断的超越自己,也就是一个不断的学习过程。------大书家郑诵先老先生就是在不断的否定和肯定中将自已的书道艺术引向辉煌。那么我们应该向谁学习怎样学习呢?大师们为我们做出了典范。
汉朝的蔡邕不但是个文学家,还是一名著名的书法家。“飞白书”就是他独创的。什么叫“飞白书”呢?你们听完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蔡邕不是一个闭门读书、写字的人,他经常出门旅行,为的是捕捉灵感,丰富阅历。这一天,他把写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去。那儿的人架子挺大,谁来了都得在门外等上一阵。蔡邕等待接见的时候,有几个工匠正用扫帚蘸这石灰水在刷墙。他就站在一边看了起来。
一开始,他不过是为了消磨一下时光。可看着看着,他就看出点“门道儿”来了。只见工匠一扫帚下去,墙上出现了一道白印。由于扫帚苗比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墙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扫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墙皮来。蔡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写字用笔蘸足了墨汁,一笔下去,笔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墙一样,让黑笔道里露出些帛或纸来,那不是更加生动自然吗?想到这儿,他一下来了情绪。交上文章,马上奔回家去。
蔡邕回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准备好笔墨纸砚。想着工匠刷墙时的情景,提笔就写。谁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一开始不是露不出纸来,就是露出来的部分太生硬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终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笔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写出了黑色中隐隐露白的笔道,使字变得飘逸飞动,别有风味。
蔡邕独创的这种写法,很快就推广开来,并成为“飞白书”。直到今天,还被书法家们所应用。
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学习的过程本身又是一个发现的走程,大师写工匠的区别即在于此,那么我们为什么又在这里强调“三才” 的概念呢?无它,书道也是有自然规律可循的只是很少被我们书家认同而已。我们把张旭因观公孙大娘剑器舞而悟道得张氏草书比作人道,将羲之爱鹅而悟书道之草书而谓之为地道,那么苍颉观星辰变化万物之形谓之天遵,于是乎我们可以猛醒了,书道亦是天地人的变化之道!!!
谈论书道我们无法避开文字,因为毕竟文字是书道的载体,有了这个载体才有了书道的产生和发展。而象形字从产生之初就已经昭示了未来书道的形成,何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文字进行美的校正和修复对我们颇其智慧和美学思想的先人们可说是乐此不疲的,所以在远古便有了大籒,篆,金文,甲骨文等多种书体。从而使得书道在一个特定时期里得到了极大的传承与发展。例如,东汉,两晋。
前面我们说过向自然学习是大师与工匠的区别,因为自然之法即是宇宙之法,得其一二便可以傲视天下,于书道大师们来说正是得此道而小天下。
于“天地人” 来说,是书道的追求和探寻者们无尽的宝藏!横特们的“猫步”, 游泳者的“蛙泳” 乃至中国武术中的龙,虎,蛇,螳螂-----而我们的书法家们却在固步自封,每每挥舞“书法大棒” 扼杀少年才俊,在故纸堆里寻找他们的理论依据。记得有位老人家说过:“天不变,道亦不变-----” 很经典,可惜的是“天地人” 都在变却是事实。不变是谬论,思变才是真理。
几个月前我们搞了一个书画展,一位老先生指着一位书家的作品极为恼怒:这怎么能算得上书法作品呢?无门无派无师无法-----。本人质疑:书法本无法,唯美是法,昔苍颉无门无派无师无法,依旧是人文圣祖,法非法也,非法非非法。故法无常法!
所谓法者不过是一时规范,若以右军书为法则何来张旭怀素呢------老先生无言以对拂袖而去-----
我们在向自然的学习中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若我们在我们祖先还在刻石,刻金的时候就谈论书道那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认为谈论书道必须从工具开始,会有人问:那么以前呢?我们只能认为那是书道的史前阶段。因为我们还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考证!但我侧也必须承认那是祖先们向自然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书道之所以成为书道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没有这个强大的载体根本无书道可谈!